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老杨工作室

不傲视别人,不藐视自己 ,老老实实做人,认认真真做事,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引用 (原创)见诗而知禅 知禅更明诗   

2015-02-02 12:20:25|  分类: 名篇名著欣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(原创)见诗而知禅 知禅更明诗 - 葱姜园子 - 葱姜园子

 

见诗而知禅 知禅更明诗

----品读永寿大和尚《咏柳江光明寺》

葱姜园子/

 

最近,在《峨眉山佛教》网中,读到永寿大和尚拟写的《咏柳江光明寺》一诗:

亘古峨眉山外山,菩萨如意在眼前。

西来宝掌演妙谛,解冤度化有知玄。

双溪流出三昧水,润泽苍生千万年。

体露华藏光明界,虚空倒挂一飞泉。

    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禅诗,物象飘逸空灵,心境淡泊悠闲,超越四维时空,诗意豁然贯通。其诗境把自然山水看作是佛性的显现,绵绵群山,尽是法身,潺潺溪泉,无非般若......

永寿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居士事务委员会主任,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,峨眉山佛学院院长,乐山市佛教协会会长,峨眉山佛教协会会长。峨眉山凿井堂第十七代方丈、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衣钵传人。峨眉山方丈,大安寺方丈。永寿大和尚本着普贤菩萨“行愿”精神,创造性地提出了峨眉山普贤道场朝圣、修行、教育“三个中心”的新理念,提倡峨眉山佛教走人间佛教之路提出了积极入世的 “五妙共品”新思路,并将其贯穿于峨眉山佛教的建设中。闲暇之余,善书好诗,主编书籍有:《峨眉山诗》、《行愿禅话》、《大佛禅院》、《峨眉山与巴蜀佛教---峨眉山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》等。同时,也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,如:“漫漫青山摇翠绿,滚滚幽壑诵法音。”《清音感怀》“夜静勤修戒定慧,蠲除俗业贪嗔痴。”《普贤道场感怀》“曾学诸贤修定力,始依九品结因缘。”《缅怀惟贤长老灵骨舍利入塔祈祷法会》“菩提尽在礼诸佛,般若并非度一尘。”《怀念海山长老》 )真可谓:若识斯文,即识本心。

禅诗,顾名思义,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,也就是含禅理、禅意的诗词。禅诗以其禅味寓其理,以其诗味耐人吟咏,二者相辅相成。宋代严羽《沧浪诗话?诗辨》中的一段话,用来说明禅诗的诗味十分恰当。严羽说:“论诗如论禅。“大抵禅道唯在妙悟,诗道亦在妙悟”把禅学融合于诗学之中,相当于哲学汇入艺术形式之中,常见的是空中之音,相中之色,水中之月,镜中之像,可感而不可解,或可解而不可尽解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有一种“可意会不可言传”之感。永寿大和尚诗中的“禅”,就是处在妙悟里的大道,就是一种人间佛教的哲学与美学。

就禅诗的角度,大体可分为两部分:一部分是禅理诗,内含有佛理,如:示法诗、开悟诗和倾古诗等。这部分禅诗的特色是富于哲理和智慧,有深刻的辨证思维。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的生活的诗,如山居诗、佛寺诗和游方诗等。表现空澄静寂圣洁的禅境和心境是这部分禅诗的主要特色。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,多描写幽深峭曲、洁净无尘、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,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、万虑全消、淡泊宁静的心境。

    有人说,禅诗的魅力和奥秘就在于,凭借有限的文字形象之“有”,去具体表现那无限的人心原性之“无”,达到色空不二,求得心灵的统一。从这一意义上讲,我们先避开对禅诗定义的考证,针对其物外远致、含蓄隽永的《咏柳江光明寺》一诗,来品读一下永寿大和尚笔下那“空故纳万境”的心灵诗句。

诗之题目《咏柳江光明寺》,既是诗之缘起,也诗之诗眼

光明寺,始建于唐代,位于洪雅县柳江镇,毗邻峨眉,曾为峨眉山“起香点”。惜因世事沧桑,逐渐湮灭。2010年12月,为弘扬中华佛教传统文化,缅怀悟达国师之功德,峨眉山佛教协会、彭州三昧禅林、新都宝光寺发心在柳江重建光明寺,恢复其盛唐巍然壮观之景象,使之成为一方“人间净土”。目前,山门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、光明苑等主体工程都已基本完工。永寿大和尚因指导寺院修建工作之际,为光明寺殊胜的因缘而赞叹不已,即兴题诗一首,直抒胸臆,以感恩诸佛菩萨之加持。

佛说:“见缘起即见法,见法如见佛。”“缘起”即诸法由缘而起——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,都是相待(相对)的互存关系和条件,离开关系和条件,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。因缘,一般地解释,就是关系和条件。佛曾给"缘起"下了这样的定义:若此有则彼有,若此生则彼生;若此无则彼无,若此灭则彼灭。正是这一"缘起",方能“见法”、“见佛”,写出了“亘古峨眉山外山,菩萨如意在眼前。”

    “亘古峨眉山外山,菩萨如意在眼前。”前句不仅从表面意象描写出峨眉与柳江的地理关系,而且更深层底蕴是普贤菩萨大放光明,彻照四方;后句则是站立光明寺遥望远方的玉屏山,形如普贤菩萨手持的如意。从写实到超越,具象到抽象,表现出绵绵群山,尽是法身。这种独特的时空张力,表现了一种禅的思维,一种神秘的直觉体验,揭示了“瞬间即永恒”的相对真理。使人感到佛法无处不在的禅境和佛意,让人为佛的普渡而感动。这种禅意的惟妙惟肖配合着超画面的巧妙情节,使得平实的语句更具经久不衰的诗性,正应了那一句“佛曰:不可说,不可说”的空灵。

以禅学融入诗学,以悟示人,以理服人,以趣悦人,这是禅诗常用的手法。而对永寿大和尚而言,熟读佛经,妙言佛语俱在,其诗句是佛性禅心“随缘而起”的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:永寿大和尚不仅述说了缅怀祖师的心境,同时充分运用了倾古诗的手法,将峨眉山、洪雅县的佛家典故,以及相关的禅语,引经据典,把故事人物引入诗中,巧妙地写出了“西来宝掌演妙谛,解冤度化有知玄。”其中,涉及到两位高僧:宝掌和知玄。

    宝掌和尚,中印度人,世称宝掌千岁和尚、千岁宝掌。因出生时,左手握拳,至七岁剃发始展掌,故取名宝掌。据传魏晋间东游中土,由川藏进入中国境内,入蜀地峨眉山参礼普贤菩萨,成为了峨眉山的开山鼻祖,又留成都大圣慈寺,注译佛经。宝掌和尚曾在峨眉山洪椿坪后结茅修住,是到峨眉山的修行第一个外国僧人,峨眉山上的“宝掌峰”由此而得名。后来,宝掌和尚游五台,历衡岳、匡庐,入建业(今南京市),遍访两浙名山,住浦江之宝严寺,圆寂后塔建秦望山。

知玄(法名),即悟达国师,唐代高僧,洪雅县中保乡人。被誉为佛经著述家、翻译家、诗僧和雄辩家,晚唐照耀振兴佛教的一盏明灯。自幼聪慧过人,与佛有缘。七岁时在宁夷寺听法泰禅师讲《涅槃经》,有所领悟。十一岁由法泰剃度入空门,法号知玄。十四岁到成都号称“震旦第一丛林”的大慈寺普贤阁开坛讲经,听经僧俗日达万余人,无不“注听倾心,骇叹无已!”自此名震蜀中,被尊称为“陈菩萨”。诗人李商隐赞颂此事:“十四孩提解讲经,如师年纪只携瓶。沙弥说法沙门听,不在年高在性灵。”宣宗赐予“三教首座”。僖宗亲批:“朕以开示悟人《法华》之宗旨也。悟者,觉也,明也。悟达大道,悟佛之见。”又云:“悟者一刹那,不悟河沙劫。所以悟者真乘了然成佛之义。今赐‘悟达国师’为号,虽曰强名,用表朕意。”并命悟达国师修建宝光塔和扩建宝光寺,被尊为宝光寺的开山鼻祖。宋时,悟达国师被尊为“悟达尊者”,名列五百阿罗汉中第一百十七位。他著的《慈悲三昧水忏》被佛教徒广为念诵,《忏》宣扬消除隔世冤孽,三昧灵光普照人寰。

双溪流出三昧水,润泽苍生千万年。”这是永寿大和尚禅的不二之性的表露。我们知道,禅的不二之性决定着禅诗具有两重性的特点:既具象又抽象,既写实又超越,既现实又虚幻,既庄严又洒脱,既有表层意象又有深层底蕴。诗中双溪”,从表面上看,是指柳江古镇的杨村河和花溪河,既具象而又现实。然而,紧接着提出三昧水”,此水其实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水,而是三昧水三昧水,包涵了两个意思:一是悟达国师的《慈悲三昧水忏》;二是指彭州的三昧禅林(古称三昧水),悟达国师坐化之寺。所以说,此句的意境已从具象转为了抽象,从现实转为了虚幻,其深层底蕴应该是指悟达国师一生的功德,尤其是后句润泽苍生千万年”更说明了这一点。即悟达国师的足迹:洪雅县中保乡义恭坝→唐兴县(即今四川蓬溪县)四安寺→成都大慈寺→成都净众寺→长安资圣寺、安国寺→四川→湖南→广西桂州开元寺→长安→四川成都→四川彭州三昧禅林→新都宝光寺→彭州三昧禅林

    禅诗的上层之作,不在于禅语的运用与否,而在于它所创造的幽远而深邃的意境,这也是禅家所追求的境界----禅境。永寿大和尚通过前面三句的铺垫,笔风一转,直落诗眼----光明寺。写出体露华藏光明界,虚空倒挂一飞泉。”语言非常自然平淡,而意境深邃辽远。前句,既点明了光明寺”之物象,又表达了永寿大和尚践行人间佛教”之心,佛法在人间,人成即佛成。体现了心与物交融而使诗境与物象合一。尤其是体露”二字用的十分巧妙,使其意境更具深度:祈愿现实人心得到净化,人间变成净土,像华藏世界一样,实现真正的和谐。这与庄子《逍遥游》的“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为一”的境界相同,也表现出了复归本心,见性成佛,人与自然则形成统一整体,即自他不二之性。后句,表面是指立光明寺遥望玉屏山的瀑布,银色瀑流,从150米高的悬岩上飞泻而下,气势磅礴。而实际上,在表达一种禅意,一种物我两忘的虚幻之境,就是心灵直觉的顿悟,是超越物相本身的境界。人心容纳万物,万物漫染人的性灵,一旦与宇宙神通,则一草一木,一呼一吸间,都能产生妙契感应。如瀑流直下,灵气往返,物象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灵魂,而这正是禅的契机。自性的超越性之一是身心脱落,而跃入真空无我的自由。这意味着用般若空观遣荡一切之后,无有挂碍的心灵已经和明彻自然的万物冥合为一,在荡然澄净的交流中,主体提升了悟性,最终达到一种拈花微笑的豁然贯通,心领神会。 在此期间对瀑布的“悟”也能“明心见性”。

    “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”。禅诗的意蕴情趣,意会胜于言传。任何语言文字都有表达的局限性。“不立文字”是禅宗的一条宗旨。尤其是永寿大和尚自然平淡,又都有着悠远的禅味,也因为这种禅意的融入,使得其诗理性与悟性并重,哲理与诗情圆通,生动地再现了禅诗独到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品质。而我的“妄言”是很难表达其的“真意”的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